世界上约有225种以上的一维条码,每种一维条码都有自己的一套编码规格,规定每个字母(可能是文字或数字或文数字)是由几个线条(Bar)及几个空白(Space)组成,以及字母的排列。一般较流行的一维条码有 39码、EAN码、UPC 码、128码,以及专门用于书刊管理的ISBN、ISSN等。
条形码技术是在计算机应用和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商业、邮政、图书管理、仓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交通等领域的自动识别技术,具有输入速度快、准确度高、成本低、可靠性强等优点,在当今的自动识别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条码技术应用领域的扩大,人们对条码技术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人们不但要求条码技术能够解决计算机的数据输入速度、数据输入正确性等问题,而且希望条码技术还能解决将更多信息印刷在更小面积上等等其他一些问题。到了80年代后期,一种能够在更小面积上表示更多信息的新条码产生了,这就是二维条码。
条形码是迄今为止较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
商品条形码是商品的一身份标识,是商品在市场流通的“身份证”和“通行证”,是商品进入**级市场、POS扫描商店的入场券。使用商品条形码可以为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带来更多便利。
整形电路的脉冲数字信号经译码器译成数字、字符信息.它通过识别起始、终止字符来判别出条形码符号的码制及扫描方向;通过测量脉冲数字电信号0、1的数目来判别出条和空的数目.通过测量0、1信号持续的时间来判别条和空的宽度.这样便得到了被辩读的条形码符号的条和空的数目及相应的宽度和所用码制,根据码制所对应的编码规则,便可将条形符号换成相应的数字、字符信息,通过接口电路送给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与管理,便完成了条形码辨读的全过程。
很多企业在销售商品时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商品的包装或其他因素发生变化时,商品条码是否需要变更?下面将会为为大家介绍商品外观与商品条码的联系。
1.标识信息的文字描述发生改变
当商品的名称、品牌或商品说明的文字描述发生改变,且这种改变对供应链管理和商品的销售发生影响时,就要为改变后的商品分配新的条码。
2.外观设计发生改变
通常来说,如果商品的外观设计不具有描述或标识产品的作用,外观设计(如颜色、字体、大小等)的变化不会引起商品货架标签的改变,那么,外观改变后商品的条码不需改变。
3.增加外观设计元素
如果在商品包装上增加公司品牌、名称、LOGO等设计元素,且这种改变不影响商品在供应链中的管理时,增加设计元素的商品其条码不需改变。
4.商品名称或品牌变更的过渡期
如果商品名称或品牌发生变化,并且该变化需要经过数个阶段才能完成,这样就会出现新旧品牌并存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应为新品牌的商品印制新的条码。
商品的名称、品牌或说明改变后,需要为其印制新条码吗?
商品的名称、品牌或商品说明的文字描述改变后,应为改变后的商品印制新的条码。
物流单元的编码采用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SSCC-18)进行标识。一箱有不同颜色和和尺寸的12件裙子和20件夹克的组合包装,一个含有40箱饮料的托盘(每箱12盒装)都可以视为一个物流单元。